酷开“All in AI”的野心:拆解一个超级智能体的生态扩张法则

引言:一场迟到的AI革命

2025年4月,北京嘉瑞文化中心的一场专访中,酷开科技CEO王志国抛出一个观点:“AI的本质是开放,封闭的AI无法发挥效能。”这句话的背后,是酷开自2023年起“All in AI”战略的延续——从最初升级电视系统,到覆盖运营商、车企、智能硬件的开放智能体生态,这家被贴上“互联网”标签的科技公司,正试图用“超级智能体”重新定义AI生态的玩法。

酷开“All in AI”的野心:拆解一个超级智能体的生态扩张法则

酷开科技CEO王志国

但这条路上,质疑从未间断:在巨头林立的AI战场,酷开凭什么能撕开B端市场的缺口?它的开放生态是真命题,还是伪概念?

一、开放生态:酷开的“价值定位”生存法则

“AI的核心价值不是独占,而是共享与赋能。”王志国在专访中强调这一点。2023年,酷开推出AI 1.0系统时,选择将部分源码开放给合作伙伴。这一“反直觉”操作曾引发内部争议——毕竟,AI算法的护城河往往建立在技术封闭性上。但王志国算了一笔账:与其让合作伙伴重复开发底层能力,不如将酷开的AI产品以超级智能体模块标准化输出,快速形成生态规模。

这一策略在运营商领域初见成效。通过与移动、联通、IPTV等合作,酷开将AI语音助手嵌入机顶盒,用户无需更换硬件即可体验“一句话找片源”“个性化推荐”等功能。数据显示,搭载酷开系统的机顶盒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快速提升,而合作伙伴的定制开发成本降低不少。“我们要做的是智能化的基础设施。”王志国总结道。

酷开构建生态的关键逻辑:1降维打击:用电视领域积累的AI能力(如语音交互、内容推荐)切入门槛较低的机顶盒市场,快速占领入口;2标准化输出:将算法模块化,合作伙伴可按需“拼装”,降低技术适配成本;3数据反哺:通过B端合作获取跨行业用户数据,反哺AI模型迭代,形成闭环。

二、跨行业赋能:从“电视大屏”到“智能汽车”

如果说运营商合作是酷开生态的“基本盘”,那么智能汽车则是其发力的另外一条赛道。2025年Q1,酷开超级智能体在汽车领域的销售突破4000万,软件与硬件收入平分秋色。这一成绩的背后,藏着一个“场景痛点”的逻辑:车内场景中,用户双手被方向盘占用,语音成为最自然的交互方式,但传统车机系统往往只能执行简单指令(如“播放音乐”),而酷开的“影音智能体”试图更进一步——当用户说“我想看《狂飙》”,系统能自动定位到上次观看的集数和位置。

更值得关注的是本地化算力的布局。王志国透露,酷开正与车企联合开发车载边缘计算方案,将照片处理、隐私数据存储等需求留在本地。“用户不愿让敏感数据上传云端,而汽车恰好具备持续供电和高算力条件,这天然适合部署本地AI。”这一思路直击车企痛点:既符合隐私合规趋势,又能通过差异化功能提升产品溢价。

“许多家长不愿让孩子长时间玩手机,但车内封闭空间恰好是替代方案。”一些合作车企反馈,使用体验优秀的车机大屏使家庭用户购车意愿提升。而这只是开始——未来,酷开将会基于智能汽车本地算力和传感器进一步优化交互体验。

三、营收密码:B端生意的“软硬兼施”

软件收入占比50%”是酷开2025年Q1汽车领域营收的亮点,但这并非一蹴而就。酷开科技早期的运营商合作伙伴更倾向于采购硬件+软件的打包方案,“他们觉得软件应该是买硬件的配套”。

但是现在AI时代,软件和数据才是定义价值的关键,为此,酷开设计了一套“渐进式”变现模型:

1、软件服务:通过影音超级智能体作为切入点,六大智能体以软件或Agent技能接入的方式,赋能企业自主自研的系统,增加软件类收入;

2、硬件搭台:通过定制化屏幕和控制器等硬件切入智能汽车座舱,快速落地,降低合作门槛;

3、数据分成:为车主用户提供酷开AI和生态的内容服务,产生的运营收入,与合作伙伴共享商业化收益。

四、挑战与优势:生态狂飙下的冷思考

尽管前景乐观,酷开的生态战略仍面临三重考验:1技术护城河是否足够深? 与专注算法的AI公司相比,酷开的优势在于硬件落地经验和用户基数,但通用型AI模型的竞争力仍待时间验证;2开放与控制的平衡:源码开放可能催生“搭便车”现象,如何避免合作伙伴的技术反超?3跨行业适配成本:从电视到汽车,不同行业的交互逻辑、数据规范差异巨大,定制化开发可能拖慢扩张速度。

对此,王志国的回应显得务实:“我们不做‘大而全’的AI平台,而是聚焦特定场景做到极致的AI体验,来保证我们的领先优势。第一,相对大模型厂商,我们的小模型智能体服务成本低,性价比高;第二,我们独一无二的全网影音资源的直接引用功能是客户十分看重的;第三,互联网科技公司酷开这个品牌是一个卖点,我们的创作智能体(生图生音频)是车企十分重视的卖点。”

结语:AI 新时代,谁需要“超级智能体”?

当行业热议“通用人工智能”时,酷开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不做颠覆者,而是成为产业升级的“送水人”。无论是让电视听懂方言,还是让汽车变成“移动的娱乐厅”,其本质都是通过AI解决“小场景”中的“真问题”。

或许,这场B端生态的卡位战,最终拼的不是技术参数的高低,而是谁能真正理解一句话:AI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聪明,而在于它能让多少行业变得更“笨”——把复杂留给系统,把简单还给用户。

内容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科技网btna,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tna.cn/5879.html

(0)
科技网btna的头像科技网btna
上一篇 2025年4月27日 下午3:02
下一篇 2025年4月27日 下午3:02

相关推荐

  • 石头洗烘套装 Z1 Max 系列上市:7998 元起,搭载自研超净慕斯洗

    4月21日消息,石头科技推出了全新的石头Z1Max洗烘套装系列,包含如下产品: 石头热泵洗烘套装Z1Max,首发价7998元;石头分子筛热泵洗烘套装Z1MaxPro,首发价9998元;石头分子筛热泵洗烘套装Z1MaxUltra,首发价12998元。 汇总该产品主要信息如下: 石头Z1Max洗烘套装系列采用GloScreen无缝一体式屏幕设计,以一整块浮法玻璃…

    数码 2025年4月21日
    900
  • 用 OPPO 定格假期精彩!五一晒图活动与全球影像大赛同步开启

    当五一小长假邂逅春日盛景,每一个旅途中的绝美瞬间都值得被珍藏!4 月 29 日,OPPO 联合小红书重磅推出的 OPPO 2025 影像大赛「五一出游晒图特别活动」正式上线,诚邀广大用户用 OPPO Find X8s、OPPO Find X8 Ultra 记录旅行中的美好时刻,在小红书平台参与晒图,即有机会瓜分百亿流量扶持与万元现金大奖。 OPPO 五一出行…

    2025年4月29日
    1100
  • 阿斯麦:预计今年中国市场表现强于预期,没有在美设厂计划

    4月18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周三,ASML首席财务官戴厚杰(RogerDassen)表示,2025年以来,中国市场对ASML芯片制造设备的需求远超预期。 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设备供应商,ASML早在去年10月曾预测,中国市场的销售占比将下滑至净系统销售额的20%。不过,Dassen在媒体电话会议上表示,实际情况比预想乐观。 Dassen表示:“我…

    数码 2025年4月18日
    3200
  • 专访巴可会议体验执行副总裁扬·范豪特:可立享革新混合会议体验

    InfoComm China 2025展会期间,比利时品牌巴可正式发布了全新的会议大屏产品——可立享无线会议屏 ClickShare X-Display Plus,开启混合办公与云视频会议体验的新阶段。次日在展会现场,巴可会议体验执行副总裁扬·范豪特接受了我们的专访,进一步解析了新品的技术特性与能力,并就会议大屏市场的发展与前景分享了看法。 巴可会议体验执行…

    2025年5月1日
    2400
  • 奇瑞品牌海外新战略公布,推出全新品类 HIMLA 皮卡

    4月24日消息,2025上海车展于昨日拉开帷幕。奇瑞集团展台的国际化特色更加明显,今年邀请了5000位海外嘉宾与合作伙伴,数量历史之最。 当天,奇瑞国际业务事业部举行海外战略发布会,CHERY品牌以“NavigatingtheFuture”为核心,发布新品牌、新步伐、新产品的战略,并提出海外战略目标: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CHERY坚守“以用户为中心”的初心…

    数码 2025年4月24日
    1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