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国内多地遭遇“忽冷忽热”天气,广东刚结束暴雨的袭击,转而又被高温炙烤,感受到“三伏天”的热情。
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消息,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了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影响大。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多地持续高温热浪天气的同时,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洪水多发,尤其南方暴雨过程多、降水强度大。其中,降雨呈现出南北两条多雨带的特点,在南方,珠江流域的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的最多,在北方,辽河流域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的第二多。
专家预测,预计今年盛夏,局地出现极端强降水的概率较大,同时,部分地区或将出现极端高温事件。“水深火热”的天气令不少人困惑:今年的气候为何如此极端?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君称,“大范围高压异常的维持是我国近期极端高温产生的最直接原因”。
以四川为例,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该地大部分区域盛行下沉气流,气团从高空到低空的绝热下沉增温,导致近地面气温明显升高。
同时,下沉气流导致晴朗少云的天气,太阳辐射增强,也使地面气温升高。此外,高温会诱发一些区域发生骤旱,土壤湿度快速下降会进一步加剧高温的强度,使得一些地方容易出现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高温天气。
此外,今年以来部分地区的高温天气可能为极端异常天气,但具体的异常程度需要与历史平均状况进行详细比较和评估之后才能确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积极参与抗疫的党的二 ...
【海外侨胞热议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共二十大报告随即引发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热切关注和持续热议,多位海外侨胞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广播记者 ...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10月16日到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中国。
【牢牢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要理解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聚焦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命题,凝聚古今中外法治建设的思想精华,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实践性、真理性、指导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 ...
“新形势下,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在党的二十大上海代表团讨论现场,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代表谈到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明确要求时,充满信心和决心。
中共二十大开幕后不久,埃塞俄比亚执政党繁荣党总书记阿登·法拉赫,总理顾问、前信息网络安全局局长舒麦特,埃塞投资委主任莱利西等政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中共二十大不仅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命运,还将影响整个世界发展。
当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中国经济、世界经济都面临剧烈变革。在这个非常时期,中共二十大指明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的前进方向,这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大家好,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河南的关心和支持。河南省代表团共有66名代表,有来自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下和黄河岸边的脱贫致富带头人,有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能工巧匠和经营管理者,有来自学校、科研院所的教师和专家,还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 ...